行动是最好的学习。

1、引言

唉,新年马上要过完了,还没有来得及给上一年做一个总结。赶在假期最后两天,给23年读书计划做个总结回顾。

回顾2023年初读书计划目标:

  • KR1:一年完成100本书阅读。精读12本书。
  • KR2:提升英文听力口语沟通能力,达到日常顺畅交流。每周1篇英语文章阅读。(经济学人)

今年读书有那些收获呢?

2023年大致完成阅读了68多本书(详见阅读清单)。阅读内容方面,终于将《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全套书目读完一遍,过程中确实有点枯燥;心理学方面精度读了《偏差》和《噪声》等几本,学习情境(Context)一词,它可以很好解释日常工作中的问题;还有也学习一些历史新观点、社会学新知识,这些都刷新以往的知识结构。

但是英文学习就有点拖后腿了,阅读上只是简简单单地看了几篇《经常学人》的文章,听力上没有一点进展。

2、阅读方式上的变化

2023年阅读信息渠道方面,除了微信读书外,还做了一些新的扩展,增加了《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杂志社评方面内容。

由于日常通勤方式调整,通勤距离缩短,影响听读的时间投入,所以阅读量有所减少。

2023年精读了几本很不错的书,这些都是公众号素材内容来源,公众号文章的产出比去年多了点。

日常闲暇偶尔,也会刷会短视频,轻松一下。但是我发现,在短视频充斥的当下,唯有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带领我穿梭于知识的海洋,滋养成长。然而,短视频推送的内容却过于肤浅,匮乏的知识让我陷入了信息茧房,无法满足我对高质量内容的渴求。

3、阅读内容的新知与收获

2023年阅读内容范围主要涉及通识科普、社会心理、经济管理、历史等几个方面,其中通识科普、社会心理等比较多,达30多本。阅读了5本小说,1个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无论是阅读《纳瓦尔宝典》,还是《穷查理宝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相信常识,相信科学的力量”。怀揣这个想法,23年终于硬着头皮把《牛津通识读本》整个系列阅读一遍,只于能吸收多少,先混个脸熟,以后慢慢消化吧。

芒格一直在嘱咐,对于学习,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在脑中拼成一个整体的模型网络。同时要具有跨学科思维,建立多模型思维。不要手里有锤子,看到的都是钉子。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模型,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所以深入地精读《思考的框架》和《模型思维》共计学习20几种思维模型。

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而且,你必须将你的经验,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放到构成这些模型的网格上。 ——查理·芒格

听说张小龙给自己23年的关键词是“独立思考”,所以在制定23年的阅读计划时,我也借用这个词。

围绕“独立思考”主题,给自己在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变化周期内,学习如何准确地判断现实调整预期,理解所面临问题背后的逻辑,防止因偏差和噪声而给自己带来风险,从而规避风险,找到正确的事,同时把事情做对,做好取得应有成果。因此阅读范围,也就侧重于心理偏差、社会和财富的底层逻辑的方面。

你有没有遇到过被误解的委屈,或者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判断失误的情况?我读了丹尼尔·卡尼曼的《偏差》和《噪声》两本书,发现他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书里说,我们思维过程中存在各种偏差和噪声,会影响判断和决策的质量。常见的偏差包括:确认性偏差、经验偏差、光环效应、过度自信、锚定效应、群体迷思、自利偏差、现时偏差(短视)、不作为偏差等24项,5大类偏差。常见的噪声包括:水平噪声、模式噪声、情境噪声等。

那如何有效地应对偏差呢?书里也提供了优秀决策者的40个决策技巧。比如:设立对话的架构,必须同时提出两个方;鼓励多样化的观差异点,利用群体智慧,事先界定清楚决策标;培育“有话直说”的文化,建立敏捷的决策动力机制。

深入精读《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包括商业和投资两篇),这两本书是雪球整理段永平与网友的投资问答交流内容,大部分比较零散,原汁原味的问答式,这样更容易重复地理解和学习。

在书中感受到大道对于商业的深刻理解和洞见,打造好的公司,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践行“本分”和“平常心”的核心价值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为天下后,坚持自己的“Stop Doing List”,筛,筛合伙人,筛用户,筛产品,筛项目,筛赛道,筛供货商,慢慢地就会攒下好圈子,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专注聚焦正确的事,力争第一,并做出一系列成功的产品和企业。

同时还阅读陈志武了《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和《财富的逻辑: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上)》、《财富的逻辑: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下)》三本书,收获超多,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人类社会进步和财富创造的因素。

以前我们都觉得,文明的发展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读了陈志武的书,我发现文明的演进其实更像是一场场人类与风险的博弈。

书里说,人类面对各种风险,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经济危机等等,会不断寻求应对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往往就推动了制度、技术和商业的创新,最终让文明不断进步。

比如,古代人类为了躲避野兽和恶劣天气,发明了房屋和衣服,这算是最早的风险应对吧?而这些发明也让我们的祖先更好地生存繁衍下去。

再比如婚姻制度,其实也是一种应对风险的策略,帮助人们规避跨期风险。

4、总结

这几年,基本上,每年都保持着100本以上阅读量。但是2023年这个目标,没有完成。

2023年,阅读上,遇到一些大部头的书,阅读起来显得有些枯燥或吃力,比如《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第2版)》,《商品帝国》。但是越是新的难懂的内容,越能扩展知识的边界。

总的来说,经过几年阅读量的提升,知识面的宽度也有很大长进。对于一些事情,慢慢地,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是最好的学习,就是行动。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力量,或者财富?这就需要靠执行力,行动和结果说了算。那么2024年阅读的重点在于精读,在于行动,练习,将阅读内容落地于日常行动中,这样才是知行合一吗。

那么2024年的阅读目标,还继续是100本以上,继续进行精读并沉淀输出内容。这不正是求上得中吗?

5、2023年阅读清单:

  • 《万物原理》
  • 《牛津通识读本:人生的意义》
  • 《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
  • 《牛津通识读本:中国文学(三千年文学长河,六万字清晰鸟瞰)》
  • 《牛津通识读本: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 《牛津通识读本:现代日本》
  • 《牛津通识读本:西方艺术新论》
  • 《牛津通识读本:我们时代的伦理学》
  •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
  • 《牛津通识读本: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 《牛津通识读本:天文学简史》
  • 《牛津通识读本:数学》
  • 《牛津通识读本:量子理论》
  • 《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
  •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
  • 《牛津通识读本:法哲学:价值与事实》
  • 《牛津通识读本:缤纷的语言学》
  •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 《模型思维》
  • 《逻辑学导论》
  • 《思考的框架》
  • 《为什么》
  •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篇)》
  •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投资篇)》
  •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全球经济危机剧变与后果》
  • 《从部落到国家:人类社会的崛起、繁荣与衰落》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大争论左派和右派的起源》
  •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
  • 《财富的逻辑: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上)》
  • 《财富的逻辑: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下)》
  • 《商品帝国》
  • 《崩溃》
  • 《叫魂》
  • 《这才是心理学》
  •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 《战略与路径:黄奇帆的十二堂经济课》
  • 《大空头》
  • 《盛世的崩塌》
  • 《隳三都》
  • 《香农传》
  • 《翦商》
  • 《货币从哪里来?》
  • 《芯片战争》
  • 《噪声》
  • 《偏差》
  • 《剧变》
  • 《伟大的博弈》
  • 《中国分税制:问题与改革》
  • 《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
  • 《亚马逊编年史》
  • 《一胜九败:优衣库全球热卖的秘密》
  • 《人心的本质》
  • 《生命是什么》
  • 《人口战略》
  • 《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
  •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第2版)》
  • 《中国36问》
  • 《脑中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 《显微镜下的大明》
  • 《漫长的余生》
  • 《流浪地球》
  • 《乡村教师》
  • 《北京折叠》
  • 《长安的荔枝》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