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湿一回鞋就湿一辈子,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

2022年年末,美联储又加息50个基点,终端利率水平预计达4.50%。2022年,美联储使用了加息和量化紧缩的手段来遏制通胀飙升。一些通胀指标显示,美联储的努力已经部分奏效:消费者价格正在降温,房屋销售已陷入停滞,一些美国最知名的公司已制定计划裁员,以及放缓其投资并收回资本投资。

那么央行加息带来的影响及其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加息后,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马上作出反应并下跌呢?

债务的力量

我们知道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是债务的力量。因为债务/货款允许人们实现即刻的消费和投资,只要未来某个日子去把钱还上即可。原本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支出,此时因为贷款的便捷而提前加快,统统浓缩到了当下。例如苹果iPhone 15马上要上市了,我想换个新的手机,可是手头上又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呢?可以刷信用卡或者使用白条,进行分期付款,等几个月后工资发了慢慢再还,贷款让未来的欲望可以立刻实现。

如果说金钱作为一种资源,代表了对收入和资源的所有权,那么借款仅仅是对未来资源的所有权的转移。借用未来的时间,满足当下的欲望消费的即刻实现。

对于债务偿还问题,债务人实际上也可以无须全部偿还,而只需重新借款来偿还到期债务。这些的前提是拥有毫无限度的信用,不停地借款下去。或者另一种极端方式干脆债务违约,信用违约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美国商业记者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在1946年曾写道,除了在自然界中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外,所有东西都需要付费。实际上,你不可能不劳而获。 你不可能毫无限度地将借款进行下去。他反对那种认为债务可以忽略不计的观点,因为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欠下的钱,终究还是我们自己的钱。

其实当债务在一定合理水平范围内,扶持起来的经济活动,预期的增长收益足够偿还借款时,债务就是有益的,加快经济活动增速。

借来的时间,迟早需要还的。所以当利率增加时,会增加偿还债务成本,缩减支出消费,减缓增长动力的油门,一个人的支出减少,另一个人的收入也就减少,整体上就会进入新一轮循环周期。

金融周期的三个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将金融分为三个阶段。

在商业活动周期的早期阶段,只有信誉良好的借款人才能获得资金,他们的收入能够支付债务的本金和利息,这一阶段叫作对冲金融阶段。例如信用卡刚开始办理时,也只给有稳定工作收入人员办理,并给足够的额度,还需要提供各种收入证明,身份证件等。

随着商业活动周期的发展,相互竞争的贷款机构会放宽准入条件,将资金发放给边际借款人,这些借款人的收入可以支付利息,但不能支付本金,这就要求他们对债务不断进行再融资,这一阶段叫作投机金融阶段。

最后,贷款人向那些收入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借款人提供融资,他们依赖于不断增加的资产价值来偿还债务,这一阶段叫作庞氏金融阶段。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房利美等为了增加房产销售量,将贷款发放给一些流浪汉之类。

当货币供应放缓或停止时,这个周期就结束了。无法履行金融义务的借款人想要出售资产,导致价格暴跌,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这样的一个“明斯基拐点”。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欠下的钱,终究还是我们自己的钱,无论是现在的钱,还是未来的钱。对于未来时间的借用是有前提,也就是我们有足够增长预期收益符合偿还利息的。

话又说回来,加息是一个艺术的活,有限地平衡债务的力量,使其达到合理水平。

20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