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格致随想(第10期)
做人做事都要搂底浆。一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
业务,是人们客观现实中一系列活动操作,解决具体问题,并创造相应的价值。
前两周简单写了下认识业务的一点思考,今天主要介绍一种记录描述经济业务活动的方法—复式记账法。
1.历史来由
复式记账,是当今世界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记账方法。所谓记账方法,是指使用特定的记账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账户中记录各类经济业务的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物资交换,互通有无。在古代我种地有米,你晒海水有盐,互相持有对方没有的必须品,就要通过交易获得。
那交易怎么记录?拿米换盐,米少了,盐多了,围绕储存物交换分配的需求,从而萌生了人类最早的计量、记录的观念和行为,会计工作。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经济业务的工作,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从簿记的方式来看,它经历了原始记录阶段、单式簿记阶段、复式簿记阶段等历史时期。
人类早期的计量、记录行为产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刚开始简单的流水簿记录,张佃户三月初六借米两担,秋后应两倍奉,这样记账方式小农经济社会还可以,交易量和商品各类不多。但是在现代商业社会,每天成千上万的商品和交易量,这一笔笔的直接描述,对账能把人累死,而且错误率极高,同时这样仅描述业务活动一个方面,不太全面和充分完整。
所以到了13世纪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意大利出现复式记账法,威尼斯的银行家发现客户存在自己家里的银钱始终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于是开始经营资金放贷业务。资金放贷突破了以往物物交换的范畴,出现了信用交易的概念,把钱贷出去是债权,把钱借进来是债务,也就是会计上常说的应收和应付款项。
因为不是现货交易,为了准确记录以便将来清账,就要单独给债权人和债务人开设一个账户。账户建好了,怎么记录就是一个问题。A商人今年从店里借了十笔款项,分别用黄金、白银、棉麻等物资给付,以往是“单式簿记”,直接描述即可,年底汇总去要账即可。但A的账清楚了,实物就不好核对,黄金、白银这些固定物资年底也是要盘点的,有缺少就要追究保管人的责任,所以实物也要有单独的账户记录。
这时有人发明了“复式记账法”(又称借贷记账法),所谓复式记账是会计工作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对应地同时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假设今年12月借给A商人10块银币,就要在应收账款记一笔,借:应收账款——A商人 10块银币;同时在存货(现在叫货币资金)的银钱账户上记一笔,贷:存货——银币10块。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数学专著《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又译为《数学大全》)一书的《计算与记录要论》部分,归纳总结了意大利佛罗伦萨、热那亚和威尼斯的簿记方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出版的复式记账著作,后经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借贷复式记账簿记理论和方法体系,卢卡·帕乔利也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人们平时所说复式记账法,一般指借贷记账法。实际上复式记账法的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的区别在于记录方式不同,而收支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都属于复式记账法,但记账符号不同,当然在具体的记账规则上也存在差别。
会计本来就是记录经济业务行为的一种语言,随着非现货交易、非及时交易、多方关联交易、信用交易等方式出现,经济业务活动本质如此,会计的复式记账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2.对称守恒
搂底浆。——《功勋·袁隆平》
物资交换,互通有无,经济活动中物资运动是十分复杂的,它变化万千又倏忽不定,一笔物资一旦投入到经济活动就开始了它复杂多变的旅程。为了更好的认识货物资金及其运动规律,就需要对各种运动形式进行适当分类,以区分这些物资运动带来了哪些项目的影响和变动,并且为每一类项目分别命名。这就是要搂住底浆。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在经典力学、热力学、相对论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等系统里,能量守恒定律分别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但实质均是相同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既然经济活动中物资运动属于自然界运动的一种,那么物资运动也具有能量守恒特征。当人们把所有经济活动带来的货物资金运动影响进行完备分类后,自然就会带来一个结果:既然这种物资运动影响的分类是完备的,那就是自成系统的,能够不断循环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物资运动守恒状态用会计恒等式来表达。
会计要素是我们认识货物资金运动的首要和基本着眼点。再复杂的物资运动形式所产生的影响都不会超出六大会计要素的范畴: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称之为静态会计要素,它们在某一时点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收入、费用和利润称之为动态会计要素,它们是不断变动的,收入、费用不停地发生,利润也就在不断的变化。静态会计要素与时点相对应,动态会计要素与时期相对应。
在某一特定时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静态会计要素具有下列基本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某一特定期间,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动态会计要素具有下列基本关系:
收入-费用=利润
将经济活动中物资运动状态的综合影响表达出来,就有了综合会计等式基本关系:
资产+利润+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对经济活动所影响项目的分类,并认识其在经济业务发生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把握经济活动及其物资运动的本质。在经济活动中,主要的六种变化是:
- 第一种: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增加,即,静态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增加。
- 第二种:资产减少,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减少,即,静态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少。
- 第三种:资产要素内部不同资产之间增减变动,即,静态等式左边内部增减变动。
- 第四种:负债或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变动的经济业务,即,静态等式右边内部增减变动。
- 第五种:收入与资产同时增加的经济交易与事项,即,综合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增加。
- 第六种:费用增加、资产同时减少的经济交易与事项,即,综合等式左边内部增减变动。
3.延展思考
“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有着物资运动其始点和终点,有初始状态和终点状态,复式记账法就是记录了其始点和终点的相关变化。
复式记账法,记账方式是复式的,记账对象是经济业务项目分类要素,记账形式是账户式主体。所以复式记账法需要设立完整的账户体系,用于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经济业务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交易与事项都在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而不得遗漏和偏废。可以对特定期间的账户记录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检查,以确定账户记录的正确性。试算平衡的本质是对称守恒原理。
复式记账法的本质思想是相互作用的互根互生的两个对象,对其之间所发生关联变化的结果状态,同时加以记录,并完备地描述其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体现整体业务的面貌状况。
总之,既然复式记账法是一种很好的经济业务抽象架构描述方式,完备并全面地描述经济业务,那么可以借鉴其思维,进而应用在其它业务方面。我们在进行业务架构分析时,要突破思维的囚徒,进行跨界学习。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