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格致随想(第6期)

我看见,你;我看见,笑脸; 我看见,烟花;我看见,一首歌;我看见,你看见的。——微信8.0

1.真实性(Authenticity)

真实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最初的”,发端于哲学领域存在主义的研究中。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对个体积极适应的意义。 研究表明,真实性与积极的心理结果相关,能够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心理学家Kernis和Goldman提出真实性包括4个成分: * 意识(Awareness):有意识觉察自身感受、情绪、动机、意愿、想法、信念、需要等。 * 无偏加工(Unbiased processing):对自我信息的认知不带美化或丑化的滤镜,客观公正地看待和接纳自己。 * 行为(Behavior):即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信念和需要来行动。 * 关系取向( Relational orientation):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真实,包含自我暴露及相互亲密和信任的选择性过程。

真实性就是真实地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接受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施展自我的自由来实现个性,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真正的人。

随想: 人作为一个感性且有情感的动物,我们的决定和观点,往往会带着过往经验的影响,这样会增大我们对事实的偏见。老子所说的道,就是理性现实的客观存在规律,如何与事实和谐相处,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即世界观。无论出世或入世,我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真实地感受自我的存在,无条件地接受自我,凡事做到实事求是,无遗漏无偏差成为一个完整的我。完整的应该比单点的完美,更丰富,更值得回味。

2.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的“冰山模型”,就是指将人员个体素质不同表现形式,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知识、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和测量部分,相对而言很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其中,“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观测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它们对人员的行为和表现起关键作用。

![image:DBD5ECF3-7425-48C4-97E2-7694551EAE1C-64376-00000131632E23E6/2F2801AF-998B-43E5-8CE4-695FD3058CE1.png]

人的素质六大层面:

  • 知识:指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事实型和经验型信息。如历史知识、财务知识、文学知识等。
  •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沟通技能、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
  •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和风格。如架构师、教师、金融分析师。
  •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自我认知。
  • 特质:指一个人的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性。如正直、诚实、责任心等。
  • 动机:指人在一个特定领域,内在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它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外在的行动。如成就、亲和、影响力等。

随想: 无论是从察举孝廉、九品中正到科举考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学校招聘面试到工作绩效评定。无论是从冰山模型到彼得原理的胜任力模型,从三纲八目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从平衡计分卡到360评测,这些所谓的模型工具。我们都在对一个真实性的人,一体多面地多视角,多层次的培养、认识、评定、考核。

我们的教育学历背景和技能证书,这些都是看见的,能够很容易培养和快速发展,是人的素质其中某一个方面,因而应试教育很有市场,这是最偷懒的作法。但是忽视冰山下面的心态、自我认知、性格、影响力、领导力,这些软的可迁移的能力,那么人的素质发展就不是全面的、不真实的。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认知决定高度,性格决定一生,情商、逆商等等,虽然我不太认同决定论,但是这几个维度层次,是我们打破木桶效应,所必要考虑的短板,从而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真实的人。

九思堂/格致录/一周格致随想